随着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召开,随着互联网+概念的深入,网络舆情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次。作为2013年国家首批网络舆情分析师,肩负着很重大的使命和责任。互联网舆情自动化监控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。具有神经网络学习能力的语义分析算法、音视频多媒体数据挖掘技术都将得到巨大的研究投入。王先生表示,目前国内的舆情研究企业把重点研究方向放在了舆情监控上,而忽略了舆情研判、舆情引导重要的两个课题。
图片
在舆情研判方面,王先生建议每个厅局级以上政府部门及大型企业,都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研判机制,确保对重大舆情处置进行最快速的舆情应对。目前市场上的舆情监控产品/系统,基本能够做到1小时内进行舆情预警。那么,如何在黄金四小时内,将舆情研判到舆情处置全部完成,并做出正确决策,是王先生近两年主要的研究课题。
首先,应建立一支基础舆情研判客服团队,该团队能够对监控预警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分类汇总,在30分钟之内,对舆情预警进行人工分级处理。分级后的舆情摘要传递给舆情分析师作具体分析。对于重点舆情预警信息,上报给甲方单位相关舆情负责人,并同时安排专人对信息扩散效能进行数据搜集汇总。从发现监控预警到上报甲方单位,应严格控制在2小时以内。此后,舆情分析师应每隔15分钟左右,与甲方单位进行决策沟通,并同时通报信息扩散图表数据。对于严重的舆情信息,舆情分析师有权直接联系甲方单位最高领导人。以上所有工作应在一套完整的舆情处置系统中协同完成。
在上面的舆情处置模型中,王先生认为,最大的难点在于舆情研判中对信息扩散程度的判断是否准确。若这一信息不准确,将直接导致甲方单位在舆情处置中表现不佳。或贻误最佳处置时机,或过分处置导致信息扩散加速。
对此,王先生已经研究出一套信息扩散程度分析数学模型,通过该模型分析的数据,能够分析出信息扩散能级,并根据能级惯性、信息载体和扩散时间节点等综合分析信息扩散的加速度。通过该分析模型,还可能发现信息扩散背后可能存在的幕后黑手!
当然,最有效的舆情处置方式,不是找到源头,堵住源头的嘴,而是了解源头的诉求,积极建立联系沟通,并且通过舆论引导疏导,通过沟通打破猜疑链。
王坤侠先生,在互联网行业拥有十多年的经验,并且其曾在多家知名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,目前是
奇博科技(股权代码:200239)和紫尖教育创始人。与此同时,他还是中国知名企业家,资深互联网产品经理人,国家首批网络舆情分析师。